一 工程概述
该电镀厂主要从事加工各类五金产品及零部件表面处理、电镀、抛光、镀膜等,其废水主要来自于水洗工序、车间地面冲洗和化学清洗液更换等。废水中主要含金属元素铬和镍,还有部分含碱废水和含铁酸性废水。
本工程废水主要特点为其COD浓度较低。另外产生的含铁酸性废水和含碱废水可以用来调节其他废水的pH值,本工程处理能力100m?/d,于2006年5月1日开始调试,2007年5月交付使用。
二 处理工艺
该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路线主要有两条:一是首先将废水中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,再通过加药混凝、沉淀去除,可以采用化学还原法、电解还原凝聚法等;二是铬回收,主要方法包括离子交换、活性炭吸附和反渗透等。其中化学还原法、电解还原法、离子交换法等应用较为普遍。
该电镀厂电镀种类较为单一,废水组分较为简单,废水中主要的处理污染物对象为Fe2+、Cr(Ⅵ)和Ni2+,其他金属元素相对较少,从工程投资、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角度出发,采用化学法处理较为合适。为此,本工程采用化学还原+混凝沉淀的处理工艺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碱和含铁酸性废水,用来进行中和以调节废水的pH值。
三 工程平面设计
本废水处理站为工厂现有库房改建而成,综合废水池、碱性废水池、污泥浓缩池及清水池设于室外,其余构筑物设于废水处理间内。总占地面积99㎡,长10m,宽9.9m。
四 运行情况及工程评析
1 监测结果
该废水处理工程2007年1月正式运行,出水达到设计要求,运行期间主要水质见下表,表中出水水质指标为长期检测均值。
出水监测水质与标准限值的对比
项目 | Cr(Ⅵ)/(mg/L) | Fe2+/(mg/L) | Ni2+/(mg/L) | COD/(mg/L) | PH值 |
出水水质 标准限值 | 0.31 0.5 | 0.19 0.5 | 0.52 1.0 | 112 150 | 8.6 6~9 |
2 工程评析
本工程关键技术为在不同处理阶段控制较为精确的pH值范围,还原Cr(Ⅵ),然后将其沉淀。在整个过程中,首先将废水pH值调节到2~3,其次通过投加亚硫酸钠将Cr(Ⅵ)还原为Cr(Ⅲ)、Fe2+、和Ni2+离子沉淀法去除,整个pH值调节过程中,采用在线pH计进行实时监控。
该工艺采用工厂排出的含铁酸性水和碱性水进行pH调节,通过高程设置减少废水的提升次数,降低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,工艺流程简单,管理方面。
工程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进行重金属的回收,因此存在污泥的出路问题。由于该废水处理站排出的污泥为危险废物,必须交由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。